当前热门:5月金融数据点评:融资需求仍偏弱 政策支持力度将加大

2023-06-14 14:47:03   来源:中信期货有限公司


(相关资料图)

事件:中国5 月社会融资规模新增15600 亿元,预期19900 亿元;人民币贷款新增13600亿,预期14500 亿;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9.5%,预期9.8%,前值10%;M2 同比增长11.6%,预期12.1%,前值12.4%。

点评:

1、5 月融资需求偏弱导致新增社融低于预期,高基数效应是社融存量同比增速大幅回落的主要原因。5 月社会融资规模新增15600 亿元,低于预期值19900 亿元,同比少增13100 亿元。新增社融同比大幅减少与高基数效应有较大关系;为了剔除基数效应,可以将今年5 月数据与2018-2022 年5 月的中位数水平进行比较(以下简称“较基准”)。

5 月新增社融较基准少增3900 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与企业债券净融资分别新增+12200、-2175 亿元,同比少增6030、2540 亿元,较基准少增2100、2540 亿元。这是新增社融偏弱的主要原因。5 月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1.5%,较上月降低0.19 个百分点,反映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裕。因此,5 月新增社融偏低并非因为资金供应紧张,而是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偏弱。5 月政府债券净融资新增5571 亿元,同比少增5011 亿元,较基准少增1130 亿元。这是新增社融偏弱的次要原因。5 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9.5%,增速较上月回落0.5 个百分点;回落幅度较大的主要原因是高基数效应,次要原因是今年5 月新增社融偏弱。

2、5 月居民融资需求有所恢复但仍偏弱,企业中长期贷款表现较好。5 月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13600 亿元,低于预期值13600 亿元,同比少增5418 亿元。其中,住户中长期贷款新增1684 亿元,比上月多2840 亿元,比去年同期多637 亿元,但比2018-2022 年同期的中位数水平低2740 亿元,反映居民融资需求有所恢复但仍偏弱。

5 月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8558 亿元,其中,新增中长期贷款、短期贷款、票据融资分别为7698、350、420 亿元,同比变化+2147、-6709、-2292 亿元,较基准变化+2393、-859、-1118 亿元。高基数效应使得5 月票据融资同比降幅较大;剔除基数效应,企业短期贷款与票据融资仍偏弱,而企业中长期贷款表现较好。今年前5 个月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70%,5 月同比增长39%,增速较高可能因为金融机构积极支持实体企业融资。这有利于实体经济的恢复。5 月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4%,增速比上月低0.4 个百分点。

3、5 月M2 同比增速下降显著,主要因为高基数效应与新增存款偏低。5 月M2 与人民币存款余额均同比增长11.6%,增速均比上月低0.8 百分点。5 月人民币存款新增14600亿元,同比少增15800 亿元,较基准少增8500 元。其中,住户、非金融企业、财政存款分别新增+5364、-1393、+2369 亿元,同比变化-12393、-2029、-3223 亿元,较基  准变化+2950、-2570、-3220 亿元。高基数效应与新增存款偏低共同导致M2 增速下降。

4、未来几个月,政策的放松和疫情的缓解将推动融资需求有所恢复,社融的增长有望加快。6 月13 号央行调降7 天期逆回购利率10 个BP 至1.9%。这意味着央行将下调1 年期MLF 利率,进而推动LPR 随之下降。LPR 的降低对融资需求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6 月份以来我国商品房销售表现仍然偏弱,未来房贷利率下限可能进一步下调,从而支持商品房销售企稳。此外,未来存量房贷利率也可能下调。这将降低居民利息负担,支持居民消费恢复。近期偏弱的经济与融资需求可能也与疫情阶段性反弹有关;7 月份开始疫情有望逐步缓解。综合来看,未来几个月融资需求将有所恢复,并推动社融增长加快。

风险因子:货币政策大幅放松或大幅收紧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