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
重达14111吨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金湾产”海上钻井平台
「恩平18-6油田上部组块」
顺利完成安装!
恩平18-6采油平台上部组块启程
6月7日晚上9时许
在珠海以南近200公里的海面上
灯火通明,热闹非凡
当天
产自珠海金湾中海福陆场地的
恩平18-6油田上部组块
顺利抵达预定海域并启动安装
等待安装的恩平18-6采油平台
历经8小时的奋战
这一重达14111吨的“南海巨物”
与此前安装在海底的导管架精准对接
于6月8日清晨5时许
宣告顺利完成安装!
浮吊船“蓝鲸号”
与成功安装的恩平18-6平台
期间,小金随着
前亚洲第一浮吊船“蓝鲸号”
现场直击安装全过程
并登上恩平18-6上部组件
为大家带来“金湾产”海上钻井平台
安装过程与内部设施的独家视角
一起去看看!
↓↓↓
6月6日上午,恩平18-6采油平台上部组块,搭乘“海洋石油228”驳船从金湾海油工程珠海制造场地启程,经21小时的漫长航行后,抵达珠海以南近200公里的南海恩平油田群海域。
恩平18-6采油平台上部组块启程
据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恩平油田开发项目经理栗振宁介绍,恩平18-6平台是一座集钻井、生产、生活功能于一体的油气钻采平台。
结构上看,上部组件相当于钻井平台的工作间与住宅楼,导管架则相当于地基。此次安装的组件长77.5米,宽36米,甲板面积近7个篮球场大小,重达14111吨,相当于1万辆家用小汽车的重量。
6月7日下午,安装进程正式启动,工人们开始切割固定平台组件所用的支架,海面上迸发的火星为辽阔的大海,带来了一丝别样的活力。
小金了解到,本次安装采用“浮托法”进行安装,需要借助潮汐力量和船舶调载技术,可以形象地理解为举重里的“挺举”姿势。
等待安装的恩平18-6采油平台
恩平18-6平台所在海域水深约98米,涨落潮期间的潮差水位约1米。
而这仅有的1米距离,也成为了组件安装的关键所在——
在涨潮过程中,驳船承托起组块精准开进导管架槽口,左右的误差不能超过10厘米。
而在落潮的过程中,驳船可顺势将组块落到导管架8个直径仅1.5米的“捕捉器”上。
由于在平台组块落位的过程中,安装精度需精确到毫米级,对水位的控制尤为关键。为抢抓窗口期,安装也安排在晚上进行。
焊接工作进行中
时间来到晚上9时30分许,潮位水平达到安装条件。“海洋石油228”驳船,在四根船锚绞索的带动下,逐渐向导管架方向进近。
晚上10时30分许,驳船顺利进入槽口前端,其后“蓝鲸号”施放两条牵引索,以十字交叉的方式精准控制驳船的方向。
在驳船抵达预定位置后,平台组件在落潮带动下尝试落位至导管架上。整个过程持续数个小时。期间,工作人员不断微调船身姿态,在起伏的海面上最大程度控制误差。
举重若轻,彰显中国海油人的实力。上午4时许,平台组件完成精准衔接,工人登上导管架开展焊接。
上午5时40分许,焊接完成,安装工作宣告成功!
6月8日下午
小金随工作人员
登上恩平18-6平台内部
一探这座“金湾造”
海上能源枢纽的内部奥秘
从正面观察该平台组件,其整体拥有3层甲板结构,且建有一个高四层、可满足100人长期驻守的生活楼。
楼内包含宿舍、食堂、会议室等设施。而在楼下的甲板内,则是钻井平台的工作区,设置有100多套油气处理设备。
等待安装的恩平18-6采油平台
该平台组块在金湾建设期间,建造过程实现了数字化设计、数字化施工、数字化管理及数字化交付,提高了项目建设效率,其建造周期仅8.5个月,较同类平台建造周期缩短近5个月,依托“金湾智造”,跑出“海油速度”。
施工人员利用吊篮前往施工现场
该平台所采出的油气混合物经过初步处理后,将输送至“海洋石油118”储油轮进行储存和外输,送至南海沿岸炼油厂进行后续处理。
恩平18-6平台建成投用后,标志着恩平油田群新建项目全部海上平台建设完成。该油田群海上生产设施达到9座,成为我国南海东部在海域生产设施最多的油田群。
小金了解到,恩平18-6平台预计在年内投入生产,将同时开发恩平18-6和番禺19-1两个油田。
导管架与恩平18-6采油平台
后续,恩平油田将通过电力、通讯、海管实现多平台“组网”,形成集绿色低碳、智能化发展、数字化运营为一体的现代化海上智慧油田群,进一步提升南海东部油田油气供应能力,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持续供应油气资源。
国之重器,意义非凡
走向广东、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助力珠海高质量发展!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