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热点:不应得为条杂犯轻罪(不应得为)

2023-06-04 22:46:59   来源:华南科技网


(相关资料图)

想必现在有很多小伙伴对于不应得为方面的知识都比较想要了解,那么今天小好小编就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关于不应得为方面的知识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拼音]:buyingdewei

中国古代刑律的一种罪名。汉代叫做“不当得为”,唐、宋、明、清改称“不应得为”,指做了律令没有禁止而按“理”是不应该做的事。《唐律疏议》注,“谓律令无条,理不可为者。”《明律集解》纂注:“凡理之所不可为者谓之不应为,从而为之,是亦罪也。”说到底,所谓按“理”不应该做,是从统治阶级需要出发,任意运用,实际上是法律规定的“法外加罪”。按唐律精神,对待犯罪行为:

(1)有律条可依据的,应依律条处理。

(2)律条无规定,可以比附律条。应出罪者,举重以明轻,例如有人夜中无故闯入人家,按照贼盗篇,主人登时杀了他,勿论,如主人仅仅伤了他,当然无罪;应入罪者,举轻以明重,例如按贼盗篇,谋杀期亲尊长,不论已未杀伤,即使是预谋或实施未遂,皆斩,如果已杀伤,当然处斩刑(《唐律疏议·名例·断罪无正条》)。

(3)不能按举重以明轻或举轻以明重比附律条的,可依杂律篇违令条规定处理,凡是违“令”的笞五十,违“式”的减一等,笞四十。

(4)按照违令规定也不能处理的,那就按照不应得为办,情节轻的笞四十,事理重的杖八十。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