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
村
振
【资料图】
兴
开原市中固镇沙河堡村把村企共建作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有效抓手,坚持“党建引领、村企联动、互惠多赢”的原则,充分立足当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条件,实现了“村企联姻”,互利共赢,为乡村振兴注入一泓春水。
养殖建设基地成村集体增收支柱
在沙河堡村的北侧,这里的大棚看起来有些与众不同。在层层包裹的大棚外,每隔5米左右还设置了排气孔。在大棚工作的任福阳说,这里一共有4栋大棚,里面养的全是鸭子。
提起这大棚养鸭,沙河堡村党支部书记黄海鹏说,这得从2019年说起。
一直以来,沙河堡村都是以单一的玉米种植模式为主。村民收入低,不少村民为了增加收入,不得不背井离乡到外地打工。如何利用现有土地、电力设备资源等优势壮大集体收入,增加农民收入,让村民实现就地就业,成了村“两委”班子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2019年,沙河堡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召开了董事会成员会议,研究决定以开原市亚辉牧业有限公司为平台,建设肉鸭生态养殖建设基地。
亚辉牧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农牧企业,专业从事家禽饲养、孵化、屠宰、加工、销售、牲畜饲养等综合性企业。落户开原10余年来,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建设多个养殖棚和养殖小区。黄海鹏说,基地一旦在沙河堡村建成,将有利于促进沙河堡村的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对改变现有生产方式、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等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2019年5月1日,占地10余亩、总投入60万元的肉鸭生态养殖建设基地正式开工。当年,4栋养殖大棚便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
“村企共建”实现双赢
2020年4月,亚辉牧业有限公司正式落户沙河堡村。村集体经济通过养殖大棚出租,实现了约3至5万元的年均收入。为沙河堡村改善村屯环境、发展公益事业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撑。
不仅如此,沙河堡村的村民也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今年55岁的任福阳说,现在年纪大了,到外地工作很不方便,现在,他和三个人一起承包了大棚养殖的工作,一年能收入4万多块钱,“这比到外面打工强多了。”
3年来,亚辉牧业公司发挥全产业链农牧企业劳动力需求量大的优势,安排村里富余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村集体收入有了保障,村民的腰包也鼓了起来。共建活动开展以来,沙河堡村共有40余人在企业就业。不仅如此,企业每年都在春节期间为村内10余户生活困难群众、困难党员送去米、面、油等慰问品。
依托企业优势和村土地、人力资源,探索了“企业+产业基地+农民”的模式,开展村企共建以来,沙河堡村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企业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黄海鹏说,沙河堡村将依托现有的养鸭小区通过提档升级的方式,不断叠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力争实现“群众致富、集体增收、企业增效”的总体目标。
铁岭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晓丹
编辑 ▏郎欣颖 责任编辑 ▏江鸿
标签: 乡村振兴
X 关闭
X 关闭